- +1
“吃出毛病”:我国研究者发现摄入过多营养可能诱发肠癌
“病从口入”,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吃不对,甚至吃太多,都有可能“吃出毛病”。12月1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获悉,该院李孟鸿教授课题组经研究发现,肿瘤癌变过程的关键基因ILF3可以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大量摄取周围营养物质,从而恶性增殖。因此,过多的营养物质摄入,特别是富含丝氨酸和蛋氨酸的食物将更有可能诱发肠癌,该研究成果将会为肠癌治疗带来新思路。
潜在治疗靶点ILF3:开启肠癌治疗新思路
11月26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李孟鸿教授课题组(论文通讯作者为李孟鸿教授和方乐堃副研究员,第一作者为博士后李凯)在Cell Research杂志上发表题为ILF3 is a substrate of SPOP for regulating serine biosynthesis in colorectal cancer的文章,该研究发现丝氨酸合成通路可以被ILF3过度激活,从而为细胞提供能量供给、核苷酸合成原料以及还原力,抑制氧化应激,促进肿瘤细胞恶性生长。
ILF3基因为肿瘤癌变过程的关键基因。该研究首次揭示了mRNA结合蛋白ILF3在维持结直肠癌细胞内的丝氨酸代谢的功能,促进结直肠癌恶性进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及调控机制;同时通过体内外实验证明ILF3可以作为结直肠癌新的预后预测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其抑制剂具有潜在的药物开发价值,并且已经申请中国专利。李孟鸿课题组团队通过上游分析,该基因可能是导致肠癌一线药物西妥昔单抗耐药的因素。靶向该基因以及下游代谢通路可能会为未来解决西妥昔单抗耐药提供新的思考。
饮食结构要注意,防止癌症“找上你”
结直肠癌是世界排名第三的高发恶性肿瘤。近年来,结直肠癌发病率在我国逐年攀升,总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在我国所有恶性肿瘤中排第5位。在某些大城市,结直肠癌的发病率甚至已经跃居第二位,仅次于肺癌。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李孟鸿教授告诉澎湃新闻,结直肠癌发病机制复杂,病程长,需要多环节整体观察。西妥昔单抗对某系亚类的肠癌具有良好的效果与反应性,然而仍然有一部分人对西妥昔单抗无效。本研究从临床入手,通过测序等大组学方法鉴定肿瘤癌变过程的关键基因ILF3。该关键基因ILF3可以通过促进肿瘤细胞更加贪婪的摄取周围营养物质,特别是葡萄糖、丝氨酸等,为肿瘤细胞“添砖加瓦”,促进肿瘤的恶性增殖。
过多的营养物质摄入,特别是富含丝氨酸和蛋氨酸的食物,已经被报道证实可以促进癌症发生以及发展。尤其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人们的饮食结构愈发高脂肪高蛋白化,更易诱发癌变。李孟鸿教授建议,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食,可以有效预防肿瘤的发生。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